隔离门、委屈奖能挡住那些失控的人吗?
这些天,国内媒体被重庆“公交坠江案”刷屏了。为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日前包括芜湖在内的各地公交集团将采取为车辆配备隔离门、为司机设置“委屈奖”、制定出台驾驶员突发情况处置操作规范等多方面加强公共交通安全稳定工作。可一扇门、一个奖真的能隔住纠纷,起到实际效果吗?
情绪激动的公交司机威胁说:“你再打我,我就往水里开。”可就在他向左急打方向之后又说了句:“坏了!”四川话,咱们听不懂,但是重庆网友听得清清楚楚。随后,惨剧发生。
所有这些V,除了爽一爽嘴,吸一吸粉,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杜绝此类惨剧发生,难道要等到所有国人的素质都提高吗?
近日,多地提出将为公交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制定出台驾驶员突发情况处置操作规范,明确规定要在公交上设置司乘隔离装置。
日前芜湖公交集团从为车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制定出台驾驶员突发事件应急手册、车辆粘贴警示语、要求驾驶员不得与乘客冲突等多方面加强公共交通安全稳定工作。
看起来,设置隔离防护装置是一个“锦囊妙计”,可一扇门真的能隔住纠纷,起到实际效果吗?
芜湖公交集团运营部副部长杨斌介绍,目前芜湖有公交车1400余辆,其中有200多辆公交车配有全封闭的驾驶室。“这些公交车采购来就配有全封闭的驾驶室,公交车驾驶员和车厢是隔离的。”杨斌表示,公交部门会将这种全封闭的驾驶室进行改装,从而方便乘客询问以及驾驶员及时应对车厢内发生的状况。
此外,杨斌表示,对于剩下的1200多台公交车,也已经制定了安装安全隔离护栏的方案,并已上报上级部门,一经批准以后,就将着手安装这些护栏。
早在2011年,为了保障公交司机的安全驾驶环境,北京公交集团就曾率先将驾舱隔离门纳入购置新车的出厂标配。按照北京公交集团的说法,截至目前,具备驾舱隔离门的北京公交数量已占总车数的70%以上。
按照这些司机的说法,隔离防护措施能在心理上图个踏实,一旦发生争执,能够减少和避免乘客的干扰,确保整车人的安全。
根据以上事实不难发现,通过血淋淋教训而采取的措施,在成本考量之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无法阻止危害的发生。
在国外一些国家,给公交司机加装隔离装置已经成为惯例,不少地区的隔板甚至使用防弹玻璃材料。
在英国伦敦,司机护盾的威力不容小觑。一名发狂的乘客挥舞拳头猛捶了半天,还找来一块木板砸,护盾也没受损,最终该乘客只能“不甘”地离去。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齐琦说,用隔离装置把司机座位隔离开的措施是可行的,至少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给司机提供一个相对独立、安全的空间。
但“隔离防范措施属于客观预防范畴,且很多并不能起到绝对的预防作用。”单单设置一道隔离防护门并不是万全之策。
在她看来,建议考虑增加其他安全措施,比如每辆车设置一名安保人员或者每几辆车设置一名安保人员,轮换监督等。
还有很多人呼吁,我们应该给公交司机设一个“委屈奖”,下次再碰到垃圾人,宁可吃亏也别较劲,回头用现金补偿。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其实早在2011年,石家庄公交公司就设立了“委屈奖”。107路公交司机翟师傅因提醒乘客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遭到6名少年的群殴。翟师傅一直没有还手,成为全国第一个拿“委屈奖”的公交司机。
当时网上是一片质疑,说这是用金钱收购了公交司机的人格尊严,是对平等和文明的践踏。
“当时被乘客打骂,心里肯定是感觉很委屈的,但公司培训有明确规定,万一与乘客发生矛盾,司机禁止离开驾驶座,视情况打110报警,决不能与乘客冲突。”一位司机回忆当时的情景。
乘客的不理解,公交司机基本都不陌生。采访中得知,乘客误解的最大来源是车辆误点,一些乘客因为等车时间较长,一上车就开始责骂司机。“其实,起始站发车准点率在98%以上,市区现在很多地方进行地铁施工、道路改造,上下班高峰时段很容易出现拥堵,造成公交车误点。”
一位获得“委屈奖”的司机在事后采访时,并没有获奖的开心,“倒不希望得这个奖,更希望工作被理解和尊重。”
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每趟出车后要自己打扫卫生,还要时常面对乘客的误解责难,公交司机的工作并不好干。公交集团相关人士坦言,如今年轻人愿意当公交驾驶员的越来越少。
香港《公共巴士服务规例》曾明确规定,除因安全理由外,在行车过程中,乘客和司机谈话等分散司机注意力属于违法行为,倘若触犯了法例,会面临被判处3000港币罚款,以及6个月监禁的后果。
美国纽约州等地则在2016年,将原本属于“轻罪”的这一行为直接被提升到了“D级重罪”,最高判刑7年。
同时,纽约州的公交车驾驶座上方有摄像头,车头显著位置有一个告示,上面写道:“攻击巴士司机为刑事重罪,将处以7年监禁。”
从这些国外的经验来看,严格的法律与能有效防护司机的安全设备是“缺一不可”的,因为法律的处罚再严厉,也无法阻拦那些情绪失控的人。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严苛的惩罚不同,在我国,单纯干扰司机开车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前提下,在目前的司法环境中更多的是不了了之。
即便拉拽司机会被判刑,可一些“暴脾气”的乘客与司机发生纠纷时,并不会想到这些教训,因为没有足够的震慑力。
因此,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曾在采访中说,可以在公交车驾驶室附近贴上相关法律法规,将乘客妨害司机正常驾驶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解释清楚,并加强交通文明宣传。
芜湖公交集团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公交车车厢粘贴安全警示标语。杨斌表示:“香港的公交车上就有警示标语,我们也将粘贴。一方面是提醒乘客,另一方面也是告知乘客,和司机发生冲突打架,是违法法律,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 上一篇:【十不要】为了自己方便 男子砸坏防疫隔离门
- 下一篇:四川无油空压机出租